时间:2021-05-21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下载新浪财经APP,了解最新债券资讯 原标题:1000亿MLF+100亿逆回购!央行最新操作释放什么信号 来 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 者:杨志锦 编 辑:曾芳 每月中旬的MLF操作已成惯例,也成为市场观察货币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 人民银行5月17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1年5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5月17日MLF到期的续做)和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利率2.95%,持平于上次;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2%,同样持平于上次。 值得注意的,一年期MLF操作利率自从去年5月以来就维持在2.95%左右的水平,连续13个月保持不变,显示货币政策的稳健基调。当下而言,货币政策如何应对通胀将是市场最为关心的话题。 MLF为何等额续做? Wind数据显示,5月17日央行流动性到期规模为1200亿,其中MLF到期1000亿,逆回购到期200亿。央行此次操作后,MLF等额平价对冲,流动性净回收100亿。 此前市场有预期,伴随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在二季度全面开闸,市场中长期流动性将面临较大压力,央行有可能采取加量续做MLF等方式予以对冲。但记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今年新增地方债发行5428亿,仅完成全年额度的10%,进度相比往年较慢。 “5月MLF等额续做,主要源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仍未大规模放量,当前市场中期利率在政策利率附近小幅波动,整体处于‘不松不紧’状态。若后期新增专项债发行高峰到来,市场中长期流动性转向趋紧,也不排除央行会在6月或7月实施MLF加量续做的可能。”沪上某国有大行债券交易员表示。 Wind数据显示,上周资金利率维持低位,资金利率与政策利率持续倒挂,DR007与OMO已经连续两个月倒挂;国股行一年期存单利率与MLF利率上周也出现倒挂。不过4月17日上午DR001、DR007均有所上行,DR001在2.1%左右徘徊,DR007 在略低于2.2%。 “本周政府债供给压力预计有所回落,但缴税压力逐渐上升。如果央行继续维持偏中性操作,常规因素大量消耗超储后,将导致资金面回归紧平衡,短端利率中枢和波动率可能小幅上升。”中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岳表示。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人民银行逐步形成了在每月月中固定时间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每日连续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惯例,通过持续释放央行政策利率信号,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显著提高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 央行还指出,市场在观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时,应重点关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等政策利率,以及市场基准利率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情况,而不应过度关注央行操作数量,避免对货币政策取向产生过分解读。 值得注意的是,1年期MLF操作利率是1年期LPR报价的参考基础。自2019年9月以来,两者一直保持同步调整。因此,5月MLF利率不动,意味着当月LPR报价基础未发生变化。 货币政策如何操作? 近期,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新一轮急升、上年同期基数走低推动,5月PPI大幅走高,通胀对货币政策的潜在影响引发广泛关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同比看,4月CPI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但PPI同比上涨6.8%,涨幅比上月扩大2.4个百分点。 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表示,对我国而言,国外通胀走高的输入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品价格,叠加去年低基数的影响,可能在今年二、三季度阶段性推高我国PPI涨幅。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 央行称,近年来我国PPI向CPI的传导关系明显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伏波动对我国CPI走势的影响也相应较低。加之国内生猪供给已基本恢复,猪肉价格总体趋于下降,粮食连续多年丰收、农产品自给率总体较高,初步预计今年CPI涨幅较为温和,受外部因素影响总体可控,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5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在当前物价升温背景下,未来央行大幅加量操作MLF或逆回购的概率较小,接下来市场利率存在一定上行风险,但大幅向上偏离政策利率的可能性很小。”前述沪上国有大行债券交易员表示。 “目前央行对通胀的定力十足,央行的表态暗示后续货币政策并不会受阶段性PPI走高的扰动而趋紧。”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表示,“本轮通胀与2016-2017年不同的关键在于,本轮内需实际并不如2016-2017年强劲。这也导致在此次PPI快速上行中,央行仍然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未如2017年一样收紧。” 华创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表示,面对美国利率上行、通胀预期抬升等不确定性,央行货币政策仍采取了偏稳的取向,关注但没有动作,引而不发。后续来看,货币政策维持偏稳基调,但偏稳政策取向并不排除短期资金价格波动,需关注5月下旬流动性状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赵思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