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23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比疯狂更厉害的是什么?是基金发行!主题ETF也募百亿,基金经理比赛抢筹 来源:资事堂 日光!火爆!抢筹! A股基金的发行在本周急速升温,直抵白热化。 “日光基”、“千亿申购”、“半天告罄”等火爆字眼频现行业,连一贯小规模的主题行业ETF也开始爆量。 2月21日,华夏基金公告,旗下新能源车ETF首发募得107.63亿规模。 虽然他在目前存量ETF中排名十五名开外,也不是今年年内最大的募集纪录(年内最大是汇添富大盘成长113.20亿)。但它独特的行业属性,全现金认购的募资结构,却可能激发又一轮的行业板块上涨。 这对已经开始恢复的市场人气,无异于火上浇油。 基金越募越多,申购资金也越来越多,入市越来越急,股市也越涨越快!A股似乎正在形成一个快速的“上升螺旋”。 根据资事堂测算,未来一到两周公募机构或有约700 亿元增量资金排队入场,这个过程会导致什么样的后市表现,最令人关注。 新能源车ETF也募资百亿 2月21日,华夏基金发布公告,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于2月20日成立,募集资金约107亿元,这是今年以来成立规模第二大者。 而且,上述份额全部由现金认购。107.63亿元已于2月20日划入基金专户。 另外,该基金募集户数达到了18.5万户,户均5.81万元。这样的户均认购金额,显示该基金受到广大个人投资者的偏爱。 此前公告显示,新能源车ETF原本要募集至2 月 21 日,该基金实际上是提前了一星期就结束发行。 未来建仓考验很大 成立后的华夏新能源车ETF,将随即进入建仓模式,但种种迹象显示,他的建仓难度应是今年已成立基金中最大的。 一方面,从年内发行规模看,华夏新能源车ETF是年内成立的第二大偏股基金。 根据资事堂统计,以2019年末规模参照,华夏新能源车ETF在各类ETF基金中约能排名第17位。 ▼附图:截至2019年末ETF基金规模靠前者 此外,华夏新能源车ETF是一只行业ETF,个股必须投资在中证新能源车指数的成分股内,且比例锁定。 所以,几乎可以肯定,华夏新能源车ETF的建仓,将产生远远大于沪深300指数ETF的推动力。 同时也将给它的持有人,带来相当的成本压力。 可能“刺激”部分个股走势 华夏新能源年ETF的成立,可能产生以下“受益者”。 此前已经成立的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的净值可能会受到推动,并可能获得新的申购资金。 该基金于2019年末仅有不到3亿元规模,经过2020年的持续流入,截至上周五(2月14日),以份额和净值估算,规模接近30亿元。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成分股可能受益。 作为新基金的跟踪指数,中证新能源车指数最主要选取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成分股。 ▼附图: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信息 其中,宁德时代是其第一大重仓股,权重约9.96%。 粗略以华夏新能源车ETF募集规模和个股最新收盘计,新基金约要买入10.7亿元宁德时代。 另外,该基金还将买入7.26亿元比亚迪。此前一天(20日),比亚迪已经涨停。 另外,该基金还将扫盘6.31亿元上汽集团,上汽集团21日全天上扬3%,走势创节后新高。 ▼附图:上汽集团2月21日走势 上升螺旋起于基金“比例配售” 由基金火爆发行引发的建仓行情,只是这个“上升螺旋”的一个部分。 上升螺旋的另一个发动机存在于基金发行端。 本周(2月17日到21日)的开始的基金“超级发行周”,导致了一系列的基金一日售罄和低比例配售现象。 从交银瑞思三年一日售罄,到睿远均衡的1200亿元申购,新基金的发行似乎处于一种神奇的“紧缺”状态。 而这种紧张状态,明显提升了市场对于“品牌基金”的追捧力度和申购规模。 自睿远均衡传出实际配售额可能低于5%之后,各家基金公司的品牌基金销路立即提升。 上海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市场总监透露,该公司一位当家基金经理的产品在放开申购后,几日内即达到募集目标,不得不再次转入封闭状态。 这种现象绝非一家公司和一家渠道。 第三方的销售渠道普遍反映,在行业的热度传导下,股票基金本周的销售额明显上升,甚至已经由公募产品传递到部分渠道的龙头私募产品。 爆款基金魔咒又将再来? 而大量申购资金,涌入各家的品牌基金后,又如水银泻地般流向市场。 自春节股市开始反弹以来,前期的爆款基金明显加速建仓。 根据资事堂统计,目前过去两个月内发行的几只爆款基金普遍仓位过半,部分已经满仓。个别甚至准备再度打开申购。 可以预计,随着更多新基金成功发行后,前期已经成立的基金将不得不面对艰难的选择: 是在已经很拥挤的市场里快速建仓,还是在未来更拥挤的市场里被动建仓。 A股市场类似的上升螺旋,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几次,每次均造成了市场的快速上扬,但最终也都在中期付出了“大幅回撤”的代价。 这即是所谓“爆款基金魔咒”的内在逻辑。 当然,本轮爆款基金也有一个此前爆款发行所不存在在的优势,即指数位置和大盘整体估值较低。 但这能否避免部分板块避免魔咒,尚待时间考验。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王帅 |
上一篇:疫情过后,谁将被谁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