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6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医疗“崩了”、新能源“崩了”!热门赛道轮番跳水!公募“抱团”惹争议!最新发声:规避短期逐利,才能走得长远 流动性与行业因素致黄金赛道轮番跳水 公募基金“抱团式”投资再引争议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2022年开年以来市场画风突变,“黄金赛道”接连跳水。受访基金公司及公募人士认为,市场及“赛道股”的调整是海外流动性预期压力、行业逻辑的变化以及资金高低切换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近期机构重仓股的大幅杀跌,也让市场关于公募基金“抱团”式投资的争议再度升级。在公募人士看来,流量时代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此实现在规模快速变化时,更好做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力争给投资者带来较好的长期回报。作为基金公司,需要追求有克制的发展和可持续的规模增长,全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增长。 流动性担忧与行业因素扰动市场 今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连续调整,走势波折。包括白酒、医药、新能源在内多个“黄金赛道”出现轮番跳水,不少基金重仓股也损失惨重。公募基金普遍认为,赛道股的调整与海外流动性预期压力、行业逻辑的变化以及资金的高低切换有关。 针对多个核心赛道的轮番下跌,创金合信数字经济基金经理王浩冰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开年后美联储政策收紧预期提升;二是此前稳增长发力节奏相对平缓,且对于其方向、力度和节奏,市场预期有分歧;三是公募基金发行不及预期以及赛道板块内部交易结构较为拥挤也是一部分原因。 永赢基金策略分析师戴清认为,导致“赛道股”调整的原因,既有流动性方面的因素,也有行业层面存在的问题。宏观流动性方面,美联储加快收紧流动性,偏鹰态度下美债利率持续飙升,导致美股科技股大跌,也对国内市场尤其是仓位集中且估值较高的电新、军工、半导体等板块形成压制。微观流动性方面,去年四季度以来A股“赚钱效应”有所减弱,导致年初新基金发行遇冷,也对基金重仓板块产生压制。行业层面,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锂供需矛盾升温、半导体龙头遭国家大基金减持等利空因素反复扰动成长行业。另外,消费数据较为低迷,同时医药行业中部分企业受到集采政策以及消息面影响,导致消费医药表现整体不佳。 在诺德基金基金经理谢屹看来,“短期波动仍然是市场自发的盈利与增长的再匹配的过程。这些跳水的板块与行业多半是过往几年资金热捧的,导致估值整体看来过高,这里当然有个股是合理的,但是相当一部分是过高的。这种状态是相对脆弱的,任何外部的因素都可能引起信心的波动,从而导致估值回归。” 海富通基金投资经理周其源表示,过去几年,我国政策上对于新经济板块支持力度较大,对库存周期相关的行业予以调控,经济结构得到了很大优化。但由于去年四季度经济呈现类衰退,本着削峰填谷,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原则,今年的政策主要聚焦在稳增长领域。“我对于稳增长的执行力度很有信心,目前货币环境宽松,且最近几年经济对于货币政策的敏感度有所提升;财政政策有力执行,有很多项目已经开工。今年经济或将逐渐过渡到类复苏阶段,GDP有望逐季改善。这一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传统经济相关的股票相对利多,且这类股票估值较低,情绪也受益于边际变化。”他说道。 “相反,成长赛道的股价对景气度已提前反应,” 周其源进一步表示,在高估值背景下情绪面变差,因此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的巨大调整。在信息高速时代,新的投资逻辑一旦产生,会形成一定的趋势,不仅绝对收益账户有止损需求,相对收益风格的账户也会做配置上的调整。 具体到各个核心赛道,富荣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郎骋成表示,节前由于疫情等情绪扰动,情绪普遍悲观,春节期间动销维持良好状况,使白酒板块情绪稍缓企稳,行业基本面稳健,短期内亦无利空扰动,寻求确定性和稳定性的部分资金会轮动进来,引起短期波动。 “医药板块近期表现较差。从细分子行业究其原因,前段时间CXO由于一级市场创新药研发热情冷却,传导至二级市场情绪走悲,估值难以继续拉升,近期更是因为某头部CXO企业被美国商业部制裁引起对整个板块的情绪恐慌。此外,部分之前一直未被预期纳入集采的器械品种及自费支付品种受到政策打压,医疗服务及消费医疗板块受到国内散发疫情影响,客户流量受到抑制从而板块季度业绩呈现负面预期。新能源板块,近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成长股杀跌现象,即便是前期跌幅比较小的板块也出现补跌,我们认为这更多与估值或者资金层面因素有关,而与基本面无关。” 郎骋成说道。 针对消费板块的波动,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基金经理吴越介绍道,“我们最近也进行了一些调研,毫无疑问,春节是白酒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旺季,但现在如果从分层角度来看,今年像高端酒以及一些次高端酒,因为疫情反复的原因,包括喜宴在内的传统线下消费场景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消失,所以这些价位区间的中高端白酒在今年春节前后的整体销售可能相对比较乏善可陈。” “但是对于有些价位段的白酒,也看到了一些亮点,非常典型的亮点是有几个大省的区域酒里边的龙头品牌,他们今年春节反而是出现一个非常明显的超预期,主要原因来自于这些省市疫情的防控是做得非常好,春节前后也没有出现太大疫情反弹所以今年春节前后白酒整体表现是一般的,但是里面的部分区域酒,相对来说表现会比较不错一些。”吴越表示。 淳厚基金认为,新能源去年涨幅较大,部分超额收益是由于受到相应激进政策的刺激,现阶段政策适当性纠偏,造成短期调整,但长期成长逻辑未变。大消费行业如医药,可能已经处于相对底部,但医保相关政策仍对行业形成利空,当前暂未出现明确的反弹方向,需要寻找优质细分赛道和个股。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在过去的20年里A股岁末年初的躁动行情从未缺席。2021年春节后,很多所谓机构抱团股大多出现大幅的回撤,而今这一幕似又上演。分析去年市场调整的内外因素和止跌原因之后,公募投资人士普遍认为其实今年一定程度上是去年的翻版。 “今年A股市场元旦后的调整态势,跟去年春节有相似之处,”博道基金认为,外部因素(导火索)也是美国提前进入加息周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最重要的是内部因素。从市场层面看来,市场出现微观结构恶化,这是结构化行情的结果,2021年A股市场就一条主线,以碳中和为背景的高碳与低碳产业链。从基本面层面来看,一是市场对稳增长与碳中和的关系出现分歧;二是对热门赛道光伏与新能源汽车出现分歧;三是疫情的出现对消费股再次产生冲击。 富荣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郎骋成直言,2022年初与2021年初的下跌行情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区别在于今年外部美联储加息的态度是比较明确的,我国经过2021年和2022年初的两次降准和一次降息,稳增长作为未来发展主线的位置逐步为大家所认同,叠加宽信用的落地信贷社融数据的向好,也将进一步坚定市场对稳增长的信心。 “2021年是分化的一年,”淳厚基金相关人士指出,市场对于估值较高的核心资产开始调整;2022年大概率会继续分化,在2021年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调整。区别在于,当前处于后疫情时代,货币政策持续收敛,2022年的资金流入相比2021年可能会适当减少。资金流入会对市场形成支撑,而今年存在资金紧张的压力,支撑效应减弱,可能加快市场风险暴露。 海富通基金投资经理周其源认为,相似之处都是人性的贪婪和恐惧,2015年是 “互联网+”风格的极致化;2018年是蓝筹风格的极致化;去年春节前是赛道风格的极致化;今年确实很类似,但市场似乎更早发觉了赛道股估值贵,风险收益比较差的问题。不同的地方是去年是以茅指数为代表的中长期赛道类股票经历调整,而今年是宁指数为代表的这些成长性股票经历调整。 不过在永赢基金策略分析师戴清看来,虽然从行情走势来看,今年年初A股出现显著调整与去年春节后行情十分相似,但并非是2021年的翻版,预计今年这些抱团股后续的走势可能会比去年要好。 戴清指出,抱团股的结构较去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去年春节以前,市场资金“抱团”的标的主要是消费类核心资产,这类标的在去年春节前后大多出现了估值与业绩增速不相匹配的情况,由于“确定性溢价”褪去导致这些资产的估值向合理回归。而本轮抱团的品种则是以新能源、半导体、军工为主的高景气成长行业,该类行业今年大多维持高景气度,同时也受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相比消费类核心资产能够更快通过高增长消化高估值。 第二,当前的科技成长类核心资产和消费类核心资产经过调整后,估值已经逐步靠近合理区间,同时海外货币政策收紧的扰动在一季度有被市场充分消化的可能,二季度后如海外经济增长和通胀压力下降,则收紧预期有望缓解。叠加目前国内“稳增长”的政策定调,国内经济基本面后续有望逐步回暖,在“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下,流动性预计保持合理充裕,对市场可能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业内热议公募基金“抱团式”投资 近期机构重仓股大幅杀跌,股票市场中关于公募基金“抱团”式投资的现象再度引发争议。在公募人士看来,短期市场的调整只是机构化调整过程中的一小段波折,市场的短期扰动不会改变长期向上健康发展趋势。而作为公募基金,需要有克制的发展,追求有质量且可持续的规模增长。 有业内人士评论称,过去两年,在公募基金抱团的主导下,A股出现结构性行情,即公募基金不断买入的个股持续上涨,如2020年的白酒、医药、光伏、新兴制造、新能源车等板块,2021年则疯狂抱团新能源。这种投资趋同行为使得行情更趋极端,也造成市场波动加大。 正如部分机构所言,抱团股的高估值可能“酝酿潜在系统性波动风险”。 有观点认为抱团现象一定程度上滋生了部分热门股估值泡沫,抱团在拉升加速股价上涨的同时,也加大了集中抛售的风险。 华南一位公募品牌部人士表示,“伴随净值规模的壮大,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的公募基金在A股中的话语权不断走高。公募抱团现象引发的潜在影响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持仓过于集中带来较大估值分层,部分中尾部公司折价严重,长此以往影响二级市场融资功能和正常运行;其二,高估值对流动性边际变化的敏感度极高,一旦市场赚钱效应减弱,抱团股价格就会下跌,从而带动基金净值回撤,引发赎回,基金被迫大幅减仓应对赎回,形成‘赎回-抛售-下跌’的恶性循环。” “本来在A股,基金抱团股的这种模式就很受争议。”深圳一位基金人士直言,从常识上讲,这不可能是长久存在的模式。目前,场外资金源源不断通过公募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抱团做高业绩这种模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一旦抱团行情松动,市场波动将加大。如果公募基金的业绩出现停滞甚至倒退,整个市场可能进入缺钱阶段,牛市也势必结束,这点我们不得不防。 有基金经理介绍,历史上最具“危害性”的一次基金抱团行为出现在2015年。在经历了2015年年中大跌之后,当年第四季度大盘开始了一轮长达数月的反弹,到了12月份,不少个股的估值甚至已经超过了2015年高点,但是却依然在上涨。“抱团”最怕的是“抱团撤离”,而“抱团撤离”几乎又是难以避免的。2015年底,市场交易在一轮上涨中结束,而到了2016年一开年,市场就立刻连续大跌。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所谓“抱团”只是公募基金在当前宏观环境与结构性行情下进行资产配置的结果,本质上是对优秀企业本身的认可,而未来机构持股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高。 对此北京一位公募投资总监认为,抱团背后所折射出的本质,是市场参与者在资本市场制度优化完善背景下,权衡风险与收益之后所作出的自然选择,是一种结果而非手段。 “从目前来看,机构抱团抱的是业绩增长、是确定性,是拥抱价值创造和价值成长投资理念的体现。不过随着压力测试的开启,低估滞涨品种的补涨和抱团板块的分化表明,资金在寻找性价比更高的品种,背后可能是部分明星基金的调仓换股。未来谁是牛夫人,谁是小甜甜,将正式揭开面纱。” 他说道。 “其实不只是基金抱团,散户也有这样的行为。” 华南一位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坦陈,市场的认知不断强化,就会出现资金的集聚现象。我们认为还是中国市场的信息越来越透明,参与者都很勤奋,一致预期形成的很快,造成了行情的快速实现和结束。 淳厚基金也表示,机构化是权益资产配置的必然趋势。当前市场环境看似较为艰难,但这只是机构化调整过程中的一小段波折而已。因此虽然短期“抱团式”下跌,但长期看总会向上健康发展。 追求品质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尽管对机构抱团行为看法有所分歧,业内人士均强调基金经理在投资中的独立判断和基金公司对高质量增长的追求。 沪上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直言,“抱团背后是机构趋同的考核机制和‘选美’标准以及利益最大化的驱动。” 在他看来,基金采取抱团式投资与基金管理公司的激励机制不合理直接相关。当前的基金按照管理的资金规模收费,因此,基金管理人过度追求规模增长,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同样存在短期化的倾向。市场每个季度都有业绩排名,基金经理在短期排名的压力下,往往只关注短期利益,成为“抱团”式投资的被动接受者。 相较于这种将“抱团”归咎于公募追求私利的看法,受访的基金经理则更加理性冷静地看待这一问题。 海富通基金投资经理周其源直言,行为金融学里的羊群效应,不止会发生在个人投资者身上,也会发生在基金经理身上,与行业的机制也有一些关系。机构投资者在分析方法、投资理念上相似,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心理层面,一些基金经理也会有一些从众心态。 “但是,优秀的投资经理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有前瞻性的眼光,可以参与到相关板块的投资,但是必须对抱团行为有深刻的认识。”说道。 沪上一位公募基金经理指出,流量时代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此实现在规模快速变化时,更好做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力争给投资者带来较好的长期回报。作为基金公司,需要有克制的发展,追求有质量且可持续的规模增长。不断完善风险控制流程,提升多元化投资风格以及多元的产品线,以更好满足投资者日益多样化的理财需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他还认为,基金公司应该有体系有深度地持续进行投资者沟通陪伴,坚持做好“将合适的产品提供给适合的客户”。而作为基金经理,需坚守投资初心,始终从投资者利益出发,不断完善投资框架和逻辑,夯实投资研究能力、提升长期投资业绩,避免被短期的市场环境和情绪扰动。 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称,“无论什么时候,投资与研究一定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我是做研究员出身,在做了基金经理后,还是把自己放在研究员的位置。我觉得投资的核心就是研究。所有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我把精力放在优先级最高的事情,研究永远是排序第一位的。对于我来说,研究就是投资,投资就是研究。” 创金合信数字经济基金经理王浩冰称,自己投资中追求组合风险收益比最优,理论上能同时实现中高收益和中低风险,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 他介绍自己日常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通过自下而上的研究,综合考虑行业的发展趋势、发展空间、公司的竞争壁垒、行业景气度与估值的匹配度等方面,选出性价比好的个股,也就是风险收益比相对好的个股;另一方面,自上而下对组合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宏观、中观的跟踪和分析管控组合的风险,使得组合风险暴露在自身较为看好的方向上。 上半年A股投资“可为” 把握优质标的价值回归机遇 尽管市场短期震荡加剧,公募对短期A股市场走势谨慎乐观,从上半年走势来看,预计指数维持区间震荡,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展望2022年,博道基金基金经理张建胜认为平稳市场下的结构性行情仍是新常态,“均衡与平常心”会是我未来一年投资策略上的关键词。投资上,我仍会仍聚焦于成长类风格,但考虑到今年过于显著的结构分化行情将有所收敛,未来需要适度均衡。 具体来看,2022年,张建胜认为互联网、地产链等板块将有一定估值修复的机会,单一行业的风险暴露要相对的有所降低。同时,由于新能源与半导体等行业内部景气度也开始分化,意味着简单做行业配置“躺赢”的策略会阶段性失效,需要下沉到三级甚至四级子行业找结构性机会。 在半导体中,张建胜更看好其中的功率、模拟、物联网等子板块,而对于新能源板块,我认为市场的逻辑主线会从今年的“供需错配”向“长期竞争格局”转变,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转变,因此更看好产业链中制造属性强且竞争格局稳固的环节。 关于A股,吴越认为消费资产有望在今年迎来的结构性机会。经过一年多的下跌后,大部分消费公司的估值风险已经释放,甚至部分方向的定价回到历史低位水平,机构密集持仓的风险已经解除,此外2022年消费基本面和业绩也有望迎来反转。 “但消费投资已经告别旧时代,龙头白马已不再是中期获取优秀回报的主要来源,以中小市值黑马为代表的新ALPHA源将成为投资重要的胜负手。对于2022年,上半年必选消费存在全面性景气反转下的机会、可选消费存在分化背景下的个股行情。”他说。 海富通基金投资经理周其源认为稳增长这条线还没有结束,在政策进一步发力,经济的“小阳春”出现之前,相信稳增长相关股票仍然有一定的演绎机会。具体来说看好建筑行业,订单可以反映出稳增长加码的情况,阶段性有盈利预期;建材、房地产、家电、家具等行业,需求也有望复苏。 另外他比较看好大金融板块,货币宽松和财政宽松的大环境利好该板块,相对看好券商,随后是保险、银行。短期也看好必选消费品,在稳增长阶段中,必选消费品不受经济影响;二季度三季度更看好可选消费,因为经济复苏的环境下可选消费机会更大,弹性更大。随着成长股、景气板块估值进一步下移,机会也将逐渐出现,比如出现在二季度,我们也将对其保持跟踪和关注。但需要注意的是,成长股行情即使回归,预计分化也会比较大。 富荣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郎骋成直言,“如果用一个词来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是‘可为’。首先,经过1月份的价值、成长的无差别暴跌,市场风险已经基本释放。同时我们要坚信一点,‘在信用宽松的年份,没有发生过单边熊市’。我相信随着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释放,部分被错杀的优质标的将迎来价值回归。” 郎骋成看好的第一个方向是高端制造业,他表示虽然制造业的高端化可能比较少被大家关注,中国制造业细分传统领域的高端化已经开始。另一个是中国的老龄化,老龄化带来很多消费品长期潜在需求的下降,但同时也会带来受益老龄化的机会,包括医药、消费品等。 淳厚基金表示,在市场变化中,估值因素虽然短期可能会失效,但长期看仍然是有效的。过分拥挤的地方不要去,泡沫的收益不好赚。 2022年上半年,在宏观环境偏弱的前提下,淳厚基金预计权益市场投资者心态可能偏防守,需要在估值层面寻求更多安全边际。增长更快的成长股在过去几年获得了业绩增长和估值提升的双向收益,超额收益显著;而增速平稳的低估值个股在过去几年里与牛市关联度相对较低,该类个股可能在今年上半年会出现阶段性修复机会。 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逐步推出,代表传统经济的板块个股的悲观预期或适当修复,稳增长板块或在一季度有超额收益;二季度,伴随各上市公司陆续开始披露年报一季报业绩数据,市场大概率会重新评估成长板块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和可持续性。我们在投资中会更多地关注专精特新灰马股及高端制造等领域。 “我对于当前市场并不悲观,因为历史上看货币政策明显紧缩才是全面熊市的前提条件;而如果我国能坚持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的话,市场应该还是会有结构性的机会。” 王浩冰说道。 目前他主要看好泛基建产业链、CPI产业链、以及景气成长板块这三个方向:稳增长相关的泛基建产业链,包括新基建中的电网设备、风电、绿电以及TMT相关的基础底层硬件,旧基建中的建筑、建材相关公司;CPI产业链相关的农业、食品饮料、农药等,具有消费品属性的医药;景气成长方向,包括电子、计算机、通信、机械、军工等领域,这个方向的投资逻辑是行业长期空间大,发展方向明确,会持续涌现出优质公司,当其中的公司估值合理时,有不错的性价比。从这个角度看,在各种市场环境下,景气成长方向存在值得持续关注的投资机会。 在华富基金研究部负责人、产业升级基金经理陈奇看来,年后,稳增长板块相较成长股而言更受市场偏好,从市场表现来看,资金在从成长边际流向稳增长板块。这种切换以政策为主导,偏博弈属性,本质上还是投资者觉得在流动性没之前那么充分的情况下,成长股仍有一定利空因素。这种切换可能会持续至一季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 “更长远来看,年初至今很多成长股经历了大幅的回撤,开始进入有性价比的状态。但赛道投资这种持续两年的投资方式可能要得到一定修正,赛道可能不变,但选股需要更加精细化,需要寻找增速比行业更快、有自身阿尔法的个股,尤其关注销量的增长,而非股价的上涨。”陈奇表示。 行业方面,陈奇认为,在整个新能源板块,相较于新能源车,更好看光伏及风电板块。半导体今年的个股逻辑会更深化,主要观察量的增长。从去年三季度调整至今,半导体在空间上已经调整充分了,很多个股跌出了历史最低的估值,性价比较合适。从成长股角度而言,一季报的披露可能会使成长股重新得到资金的关注,业绩高增长相对而言还是较稀缺品种。 戴清指出,2022年关注的行业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是房地产龙头公司。从房地产政策的角度看,到了需要纠偏的阶段。对房地产龙头公司而言,无论政策是否纠偏,均会有不错的投资机会。若政策纠偏,将迎来整体性的投资机会;若政策较严厉,龙头公司的市占率和利润率可能实现双升,迎来系统性估值提升机会。 第二关注双碳政策下新能源发电、储能配网改造的机会。在双碳政策大方向不改的背景下,新能源发电以及配套的储能电网改造的投资量大概率会上升,因此新能源发电、储能配网改造长期来看可能仍有较好的投资机会。第三是智能汽车投资机会。 业内呼吁抵制流量“诱惑” 以长期考核促进长期投资 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A股市场近年来结构性行情明显,在基金数量与日俱增及业绩排名压力下,部分基金经理热衷押注单一赛道,最近一两年公募基金业绩榜单也让重仓白酒、医药或新能源的基金轮番“霸榜”。 于此同时,极端化、集中化的投资也让市场在风格转换时,基金在短时间内出现较为明星的净值回撤,不少被短期靓丽业绩吸引的投资者跟着坐了“过山车”,在此背景之下,行业也提出反思目前部分投资极端化、交易行为散户化、销售端热衷流量等现象。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基金行业应坚持中长期业绩导向,以长期考核促进长期投资,从机制上帮助基金经理更好抵制流量“诱惑”,为投资者持续创造长期稳健回报。 多重因素“催热”赛道式投资 A股市场开年以来画风突变,白酒、医药、新能源等“黄金赛道”轮番跳水,部分去年受到市场追捧的“赛道式”明星基金年初业绩惨遭垫底,也让极端化、集中化的投资方法饱受市场争议。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在投资圈兴起的赛道投资与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投资者追逐短期业绩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诺德基金FOF投资总监郑源认为,过去5年,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的数量显著增加,整个市场的资金容量显著提升,在没有大量增量资金进入,或者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大幅恶化的情况下,A股市场较难出现整个市场同涨共跌的局面。因此,A股市场在过去两、三年中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即部分行业板块非常强势,而其他行业板块非常弱势。基金经理们为了取得较好的收益,只能将资产配置集中在表现强势的行业板块中。这是市场风格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基金经理们为了适应市场所采用的相应策略。 也有基金经理认为投资者的选基偏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据海富通基金投资经理周其源观察,一些投资者非常关注短期业绩,会把基金当做波段操作的工具,押注板块让基金很容易吸引短期资金。另外一些组合投资的账户也喜欢风格明确的行业、赛道型产品,能够更好地把握风格化的波段性的机会。 还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近两年公募基金逐渐进入“流量”时代,以往公募产品在渠道累积一定客户后,通过公募基金销售实现变现,而现在公募基金正由变现工具逐渐转变为引流工具。好的基金产品,不仅能变现亦能吸引流量,对客户的粘性及新增投资者的引流效果均在增强。流量占据主导位置后,甚至对行业部分投研人员也产生一定影响,押注赛道、投资极端化,一定程度上与流量主导的行业背景发生变化有关。而投资是管理收益和风险,对流量的过度追求会使得放松风险约束条件,也让投资者背上相对更大的风险。 不过,在富荣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郎骋成看来,多数基金经理还是属于均衡配置型。“少数基金经理投资押注单一赛道是存在的,这可能与基金经理所受教育环境有关系,学习的专业、研究范围等因素使其对某一行业研究更为深刻,从而导致其组合的持仓行业过于集中,极致的持仓从而产生极致的结果,更由于幸存者偏差的原因我们通常会关注到优秀业绩的基金,所以在赛道来临时显得格外亮眼。” 理性看待短期业绩带来的规模膨胀 更有业内人士建言,公募基金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行业不忘初心,理性看待短期业绩,以及短期流量带来的规模膨胀。坚持中长期业绩导向,以长期考核促进长期投资,在市场火热、阶段性行情表现突出时,从机制上帮助基金经理更好抵制流量“诱惑”,进而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稳健的长期回报。 多位受访基金经理也明确表示,过往在投资中一直坚持均衡投资,不会过多押注单一赛道博取短期收益。 据淳厚基金介绍,旗下基金的投资策略一直是以均衡分散为主。“投资最怕的就是过度集中,这样的风格很可能导致一旦犯了错就很难纠正。押注单一赛道,会过于依赖市场贝塔,很容易导致阶段性良好,而稍有风吹草动则波动加剧。在投资过程中,大家难免会踩到各种各样的‘雷区’,这都是正常的。需要构建具备一定容错率的投资体系,在能力范围保持自己的正确率,用正常的心态去处理应对各种变化,难题终会迎刃而解。” 博道基金经理张建胜也是一位均衡投资选手。“我是做绝对收益出身,之前管理的主要是私募产品和公募专户产品,因此对我来讲,目标是两个:一是希望持有人能够赚钱,二是同时赚钱的过程也不用因波动过大而提心吊胆,所以我自己不会做单一赛道的选择,而是更倾向于均衡的投资风格。我会从竞争壁垒、景气度和估值三个维度来进行个股的选择,这三个维度会选出一些公司也会放弃一些公司,但能达到均衡的效果。”张建胜表示,自己的投资策略会尽量做到可复制和稳定,不会奢望赚到所有风格的钱。也希望能和持有人一起,保持平常心,坚持长期投资。 规避短期逐利 分散配置才能走得长远 在“赛道投资”盛行的当下,有哪些有效的方式可以让基金经理在投资中坚持走“长期之路”? 有业内人士建议需从基金公司考核上“下功夫”。若是基金公司不是仅仅考核排名,而是更多地鼓励基金经理超越业绩比较基准,创造长期可持续超额回报,基金经理在投资上也会更多着眼长期主义。 还有业内人士表示,基金经理投资长期化背后也需要基金投资者眼光放长,避免频繁短期操作。“基金经理的行为模式某种程度上是由他的客户决定的,如果基金投资者能够持续投资于坚持长期投资的基金的话,那么基金经理作为一个整体终将走向长期投资之路。” 淳厚基金也给出了三方面建议:首先是分散配置,押注单一赛道是短期逐利的方式,而分散配置才能走得长远。当然,做到分散配置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并证明;其次是攻守均衡,投资组合攻守均衡,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基金的防守效率;此外还需要降低组合与市场的相关度,专注于个股的挖掘,不过分依赖市场贝塔,通过勤奋挖掘个股来创造超额收益。 “大多数基金经理也是研究员出身,在熟知的行业中做深做精也可以是一个长远的考虑,从深耕领域中选择有价值的公司去投资,在专业化的角度来说也是一个长远的考虑。”富荣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郎骋成则从基金经理的成长路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诺德基金FOF投资总监郑源表示,结构性行情下的赛道投资仍然会是未来A股市场的重要特征。而仅就基金产品而言,更重要的是明确基金产品的定位,如果基金产品的定位就是在有波动或者回撤的约束下,争取更高收益的产品,那无疑是定位于长期投资的。不论是产品宣传,渠道销售,以及评级机构都应该加大对这类产品的支持力度。这将有利于引导资金投向这类产品,从而逐步改变基金经群体的投资风格倾向。 基金销售“追流量”遭遇开年大跌 行业呼吁践行长期主义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炒股不如买基金”业绩支撑之下,过去两三年公募基金处于黄金发展期,一大批基金经理“出圈”成为近两年的现象级事件,投资者如同追星一般追“明星基金经理”成为热门话题。 然而,在2022年市场震荡之下,不少“明星基金经理”管理基金净值损失严重,在各大平台上“骂声、吐槽声”一片,引发市场关注。在这个关键时刻,基金行业呼吁销售端、投资端更多践行长期主义,引导做好投资者理性投资,不去追求短期的博弈与盲目的交易。 此外,在市场大跌之际,往往市场机遇正在酝酿,投资者更应该理性投资。 投基热衷追逐流量 乱象背后需引导长期 互联网时代之下基金行业频频出圈,基金销售端和基金投资者明显出现追求“流量”的现象。大批资金涌入短期业绩亮眼的、或者某一流行时尚的主题投资基金、或者某些明星基金经理,或者部分风险收益特征明晰的长期业绩不错的基金。 在遭遇开年A股市场大跌之后,一大批“明星基金”净值损失严重,在此背景下,不少人士认为需要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引导长期投资。 “投资不是娱乐,‘追星’不应该成为我们行业的关键词。行业里还是有很多未被挖掘的优秀基金经理,他们的从业经验很丰富,经历过完整市场的淬炼,坚守进化自己的理念,尽管没有”压注“主题,却也为持有人获得了长期不错的投资回报。这些人需要更多地被认知、被挖掘。”博道基金表示,而金融从业者本质上是金融服务者,把合适的基金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尽心尽职管理好客户资金帮助实现财富增值,同时在客户持有过程中做好陪伴,是本职工作。 淳厚基金也表示,流量及热点可能带来短期收益体验,但风险较大,应当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业绩表现。投资更重要的是用多元化的方法赚取可持续收益,相信长期的力量。 华富基金认为,对于持有赛道型基金(即行业主题型基金)较多的基民,在经历了近期的激烈震荡后,可以根据自身资金属性、风险偏好与承受能力进行组合的再平衡;同时,可通过股债搭配、基金定投等方法调整持仓结构、适当调整预期收益和组合的风险集中度,选择投资理念和自己相匹配的基金经理,避免再次出现过山车式的持基体验。 永赢基金策略分析师戴清认为,未来需要不断深化及完善投资者教育体系,持续帮助投资者建立科学正确的基金投资理念。在营销端,坚持做好与投资者的双向了解,深度传递基金经理风格信息及产品风险信息,在充分了解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投资需求等信息后,针对性地提供适合的产品。引导投资者冷静看待短期业绩、理性投资,并以专业视角提供投顾服务,帮助投资者前瞻把握投资机会。此外,在新的行业趋势下,更好、更客观、更科学的投研及基金产品评价体系,也能给投资者带来更正确的指引。 不少投资人士认为,基金销售宣传端需要避免短期业绩宣传,注重风险提示和基金的销售适用性的贯彻。沪上一位投资人士就表示,基金公司和销售机构应在营销时应避免片面宣传业绩,尤其是避免短期业绩宣传,注重风险提示和基金的销售适用性的贯彻;应侧重于深挖管理团队科学正确的投资理念,避免过度“造星”。 诺德基金FOF投资总监郑源也认为,对于大众投资者而言,基金投资更应该是其长期资产配置的一种方式,属于理财范畴,即有合理的收益预期,同时回避重大风险。而应该避免将基金投资描述为一种发财致富的手段,这是对大众投资者的明显误导。因此,在向大众投资者进行基金投资宣传时,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宣传历史收益幅度以及相对排名情况,还应该加入对历史波动水平和回撤水平的清晰描述,从而让大众投资者充分理解所投资品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此外,创金合信数字经济基金经理王浩冰也表示,一方面需要从基础教育入手,增加学校内对学生的基础的经济、投资以及基金评价的课程教育;另一方面,基金行业以及代销机构应该主动地向客户宣传基金评价的合理方式。 市场调整或带来布局机遇 理性对待下跌 2022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下跌让“基民”情绪跌至谷底,微博热搜频频出现投资者“吐槽”之声。在此背景之下,不少基金经理建议投资者立足长期,往往市场调整的背后也是布局机遇。 嘉实基金大消费研究总监吴越就表示,目前投资者要放平心态,当下的市场情绪会比较弱,不要all in过猛,会让心理上有较大压力,一定拿闲钱、拿可投资性的资产进行投资。投资要从立足长期,核心就看“买的人、买的资产对不对,买的公司、买的产品对不对,如果这些都对的话,无非就是时间换空间”。 “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出现低迷时,往往是长期投资的好时机,应该积极布局自己长期看好的资产。” 诺德基金FOF投资总监郑源就表示,对个人或者家庭资产进行基金配置时,应该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可估计的投资时间跨度,进行逐步的配置,并且进行较长时间的持有。 富荣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郎骋成也表示,投资的回报往往是非线性的,可能是80%的等待迎来20%的赚钱机会。从微观层面上,几个具备代表性的赛道龙头股估值已经基本跌到了合理位置,从持有期超过一年的角度来分析,预期收益率是合理的。长远来看,房住不炒、资管新规、利率长期下行是大势所趋,依旧坚定看好未来10年是中国权益类的黄金10年。希望投资者可以坚持长期主义,拉长来看,短期中的大坑在长期中只是一个小坑。 博道基金也表示,基金圈有句说法是“好做不好发,好发不好做”。从历史数据入手来看看,当基金“不好发”的冰点时刻,这时入场的投资者,拉长时间来看收益往往不错。在市场无法预测的情况下,与其一直旁观等待,一个更可行的办法是将眼光放得长远,坚定长期投资的信念,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确保在市场清淡情况下也不会失去筹码。 不少投资人士看准A股的长期价值。如淳厚基金直言,长期对A股市场始终保持乐观态度。市场配置资金在未来两三年将不断加大,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升级与结构转型之中,希望投资者可以相信专业的价值,坚定长期持有,收获时间的红利。 永赢基金策略分析师戴清也从长期看,坚信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以及居民资产向权益类金融产品转移的趋势,在这个背景下,A股市场或将走出“慢牛”行情。虽然短期来看,A股市场的表现不尽人意,但纵观历史,往往机会总是在恐慌中孕育,时间拉长来看,理性、冷静的投资者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不过,也有人士建议投资者,基金投资应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期限相匹配,只有风险匹配、期限匹配,才能更好地协调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和财富管理需求。此外,华富基金建议适当降低自身的风险偏好和今年投资收益的预期,更注重投资组合配置的均衡性。 编辑:舰长 集虎卡,开鸿运!最高拆522元惊喜福袋!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冯体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