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2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每经特约评论员 张莹 张雪岩(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中明确提到要加快“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绿色转型。积极推动我国新能源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走出去,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这既是为我国跨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创造新的机遇和挑战,又是对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数量逐年增长。根据国泰安数据库的数据,从2013年至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中国企业从2687家增长至15863家,分布于“一带一路”近60个国家。中资跨国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输送和商业服务提供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例如,南方电网对老挝投资了南塔河1号水电站项目和北部电网工程项目;青山钢铁对印尼投资的镍铁及其配套项目等。 跨国企业仍面临各种挑战 虽然一系列现实表明中国跨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上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推广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和经验方面,企业仍存在如下挑战而制约其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和经验: 第一,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不一致。气候变化是各个国家共同关注的主题,但是由于其在气候、环境、社会等方面政策的不同,而导致治理方面的规划和具体措施有所差异。例如,中国已就2030年碳达峰形成了总体部署安排,行动方案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等十条。同时,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国际立场有所不同,即便在气候治理方面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诉求,有时也不容易达成完全的信任和合作。 第二,技术和经验推广在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方面,国家之间存在差异。有的处于萌芽或发展阶段(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有的已经趋于成熟(如欧盟、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在诸如可再生能源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US)、新型发电技术等主要的低碳技术领域,部分国家已经先行一步,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第三,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不同国家人民在文化方面存在差异,诸如习俗、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例如,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国度,可能会产生许多感性的非必要消费。在许多东亚国家,普遍存在着用来维护自身社会地位的消费行为。因此,文化间的差距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和普及。 企业可从三方面入手 基于以上挑战,笔者认为中国跨国企业在推广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和经验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中国跨国企业应充分发挥与东道国间的桥梁作用。中国跨国企业一定程度上代表中国形象,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带去中国谋求合作共赢的善意信号,通过与当地政府交流以及媒体宣传等方式,加强两国宏观政策方面的沟通,也使当地政府了解中国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水平和发展经验。 二是企业要注重技术转让与经验输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决不能敝帚自珍,应以合理的方式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达成技术合作,促进低碳技术产品基础设施的建设,并进行持续的经验输出,尽力消除技术差异,促成和维护后续的技术合作。 三是互利互惠。通过中国跨国企业绿色技术、设备产品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提高企业在海外的声誉和形象,得到当地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还应通过聘用当地员工、开展宣讲会及文化交流会等方式,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增强当地民众对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认同度。 在我国向国际社会推广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和经验的道路上,中国跨国企业是落到实地的践行者和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些企业一定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重担,积极推动与各东道国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自身“走出去”的同时,也让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走出去,向世界展现中国在解决世界环境问题方面所承载的担当和使命。 股市跌了别害怕!7%+理财,低门槛高收益、1000元就能买入、0手续费……限额领取,速来>>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何松琳 |